耐磨热电偶如何进行维护保养
发布时间: 2025-11-12 点击次数: 34次
耐磨热电偶的维护保养需从日常检查、定期维护、故障处理、安全防护及记录存档五个方面入手,具体措施如下:一、日常检查
- 外观检查
- 耐磨头状态:检查耐磨层是否完整,有无裂纹、脱落或磨损(如厚度减薄、表面凹坑)。若磨损超过原厚度的1/3或影响测量精度,需及时更换或堆焊耐磨层(需专业人员操作)。
- 保护管完整性:确认保护管无破损、断裂或腐蚀,尤其在高温、高压或腐蚀性介质环境中需重点检查。
- 连接部位紧固性:检查法兰密封面、垫片(优先选用耐高温、耐腐蚀材质,如金属缠绕垫)及螺栓是否完好,避免因振动导致松动泄漏。螺纹连接处需涂抹高温密封胶(如二硫化钼),但需防止胶液污染耐磨头或测温元件。
- 安装方向与深度
- 介质流向匹配:确保耐磨头迎向介质流动方向(按法兰或设备上的箭头指示),避免方向装反导致非耐磨侧快速磨损。
- 插入深度调整:对于插入深度可调的型号(如炉膛用),需记录拆卸前的插入深度(通常耐磨头需露出保护管约10-15cm),安装时避免深度不当影响测量准确性。
- 运行状态监测
- 数据对比:初次投用后,观察控制系统显示是否正常,对比相邻测点数据是否一致。
- 异常声音听:在介质流动状态下,听是否有异常振动或摩擦声,发现异常及时停机检查。
二、定期维护
- 清洁保养
- 外部清洁:每周进行一次热电偶外部清洁,清除套管内外灰尘、油污等杂物,防止影响散热或导致短路。
- 酸洗与硼酸钠清洗:
- 酸洗:将热电偶盘成直径约80mm的圆圈,放入30%-50%的化学纯稀硝酸中浸泡1小时,取出后用蒸馏水煮沸数次以除去酸液,清除电极表面有机物及氧化物。
- 硼酸钠清洗:将电极挂在退火柜上的铂丝上,调节电流使热电极灼至1100°C,用块状硼酸钠触及热点极,使硼酸溶液沿电极流下,清洗后慢慢减少电流并切断电源,取下盘成圆圈放入烧杯中,用蒸馏水煮沸数次以除去硼酸盐,清除不溶于盐酸的金属和氧化物。
- 退火处理
- 目的:清除电极内应力,改善晶相结构,提高热电偶稳定性。
- 方法:
- 通电退火:将热电偶电极挂在退火柜上的铂丝上,调节电流使热电极灼至指定温度(如1100°C),保持一定时间后缓慢冷却。
- 炉内退火:将热电偶放入退火炉中,按设定温度曲线进行退火处理。
- 旋转使用
- 周期性旋转:根据现场工况和耐磨热电偶的使用情况,选择合适的时间周期(如每3-6个月)将耐磨热电偶顺时针旋转90度,更换保护管的受冲刷面,延长使用寿命。
三、故障处理
- 热电势异常
- 显示值偏低:
- 热电极短路:找出短路原因(如潮湿或绝缘子损坏),进行干燥或更换绝缘子。
- 接线柱积灰:清扫接线柱积灰,确保接触良好。
- 补偿导线问题:检查补偿导线是否短路或接反,加强绝缘或重新接正确。
- 热电极变质:在长度允许的情况下,剪去变质段重新焊接,或更换新热电偶。
- 显示值偏高:
- 热电偶与显示仪表不匹配:更换热电偶或显示仪表使之配套。
- 补偿导线不配套:更换配套的补偿导线。
- 直流干扰:排除直流干扰信号。
- 热电势输出不稳定
- 接线柱接触不良:拧紧接线柱螺丝,确保热电极与接线柱接触良好。
- 测量线路绝缘破损:找出故障点,修复绝缘,防止断续短路或接地。